News Center
National Service Hotline
骨龄评价: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 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CA)和生物年龄(骨龄,BA)。
骨龄(bone age,BA):即骨发育的年龄,是根据不同年龄各个骨化中心X线的特定图像出现时间不同来确定, 其代表发育年龄, 比实际年龄(CA)更能反映人体骨骼的成熟度。骨的成熟与生长有直接关系, 骨龄反映儿童体格发育成熟度较实际年龄更为准确,是评估生物体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也是评估身材矮小症最重要的一个工具。
从人群中调查得到每个次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大小、形态、密度等绘制标准图谱,并将某儿童次级骨化中心与各年龄标准图谱比较若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的标准图谱时, 该年龄即为其骨龄。
正常儿童的成骨中心, 按年龄出现, 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形状, 也按年龄而融合, 所以骨化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腕部出生时尚无骨化中心, 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已出现骨化中心,故出生时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部位出现的次级骨化中心是新生儿长骨发育成熟的标志。到4~6个月龄婴儿腕部才出现次级骨化中心,桡骨远端的成骨中心于6~12个月时出现, 尺骨远端的则至6-8岁才出现。
腕部骨化中心出现次序为: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骺(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岁)。10岁出全, 共10个, 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大约为其岁数加1。
判定骨龄的骨骼部位有许多, 如肩、肘、膝、踝、手腕、骨盆等, 但手腕骨最为常用。腕部有27个骨发育标志可供观察分析,并且集中了长骨、短骨、不规则骨和圆形骨等各种形状的骨骼, 能较好地反映全身骨骼的成熟状况; 且各个继发性骨化中心的出现和干骺愈合有一定的时间距离, 便于比较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此外,拍片方法简便,受放射线照射量最小,易于被儿童接受。所以拍摄手+腕部(常用左手)是最常用的部位。即拍摄左手腕部的X光片,观察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面积大小, 判断骨骼实际发育程度, 来确定骨龄。
若小婴儿或临床上考虑有骨发育延迟的婴幼儿应加摄膝部X线片。
儿童骨化中心的出现与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有关,故骨龄可协助诊断某些内分泌疾病。
骨龄判断、意义
根据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可判定为骨龄等于、落后或超前于实际年龄。
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1~+1岁之间, 落后或超前过多即为异常。
由于正常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有较大个体差异,故大多采用实际年龄±2s为正常骨龄范围。
● 骨龄正常:BA-CA在-1~+1岁之间,
骨龄提前:BA-CA≥1岁,
骨龄落后:BA-CA≤-1岁。
●骨龄评估的临床意义
1)较准确地反映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
2)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
3)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
4)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儿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骨龄提前: 性早熟、卵巢颗粒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甲亢、单纯性肥胖伴身材增长过快;骨龄落后:生长激素缺乏症、 Turner综合征可能落后、甲减、软骨发育不全等导致骨龄明显落后。
5) 指导内分泌临床用药。
正常次级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有较大个体差异,所以判断骨龄异常时应慎重,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