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注意这词语应该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告诫,“注意安全”“走路注意看路”“注意老师讲的话,很重要”“注意力要集中”这些话语在我们生活中都是普遍和习以为常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呢?为何我们的大脑可以选择性的注意某些东西,究竟什么是“注意”呢,为何我们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由于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有限,人就要选择性地接受外界成绩,使得能够对这些刺激进行精细的加工,人的意识的这种属性就是注意。
当我们走在路上,在和朋友逛街的时候,我们一路上会路过很多街道,会经过许多各种各样的店铺,这时我们的注意力总会注意在自己喜欢的或自己在意的,我们的心理活动会聚集在自己选择的对象上,如女生大部分注意力都会在化妆品和服装店上,男生大部分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电玩等上。
生活里的这些行为和现象都体现了注意的基本特征:
指向性 由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容量有限,我们无法装下太多,因此,我们会把自己的内心活动放在自己所选择个别,部分的对象上,有选择地放弃另外其他对象。集中性 指我们的心理活动只能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上的关注和在意。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和意志就可以发现,关注到某些事情,如走在路上,发现某个地方聚集了很多人或某个店铺大排长龙;
而有些事情却需要我们付出自己的精力才可以去维持我们的意志和注意力,比如我们在看书时,要认真投入,在听课的时候,也要聚精会神才可以。
以上体现了注意的两种基本类型: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注意力又是什么?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是人的感官: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对外界事物的关注能力,它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如今成年人因为信息接受太多和工作中任务繁重,会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表现在丢三落四,一边做着一件事脑海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然而小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完善,因此小孩子的注意力相对更加容易分散,走神。他们注意力差的表现有哪些呢
1.不能仔细注意细节,常发生粗心大意所致的错误
2.在学习工作或活动时,注意力难以持久
3.与之对话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不听从指令而难以完成或组织各项工作和任务(并非因为不能理解指令)
5.难以完成或组织各项工作和活动
6.逃避、不喜欢或不愿参加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工作或活动
7.遗失作业或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如玩具,作业本,铅笔或课本
8.因声音或其它外界刺激而分心
9.遗忘日常活动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注意力不集中都分为:视觉注意力障碍和听觉注意力障碍。
视觉注意力障碍表现为对视觉的刺激不够专注,看书,看课本容易走神,看电视剧浮想联翩;听觉注意力障碍则是对听觉的刺激不够专心,表现为有人在旁边说话,听着听着就分心了,听课也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注意力是一种把感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客观事物的能力,不管是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和学习,注意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集中注意力,专心投入做好当下的事,我们才可以达到我们的目标。但是,在日常生活,我们的大脑总是容易被其他外界刺激影响,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
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更加集中注意力呢?
研究发现注意力的训练方法有:冥想、广泛观察、培养对任务的兴趣、创造良好环境、做好时间规划、设定可行的目标、参加注意力方面培训等,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帮助的。